泊船瓜洲读后感
泊船瓜洲读后感_ 泊船瓜洲读后感(一) 最近,我们学了一首诗泊船瓜洲,我十分赞同里面的一个字,绿,一个绿字使全诗大为生色,全诗都活了。这个绿字就成了后人所说的诗眼&rdquo
泊船瓜洲读后感(一)
最近,我们学了一首诗泊船瓜洲,我十分赞同里面的一个字,绿,一个绿字使全诗大为生色,全诗都活了。这个绿字就成了后人所说的诗眼。后来许多谈炼字的文章,都以他为例。
这是一首着名的抒情诗,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思念家乡的思想感情。诗以泊船瓜洲为题,表明了诗人的立足点,这首诗,说起来,还有一个故事呢!一年初春时节,诗人王安石从扬州到了瓜州渡口,归心似箭,想早日返回金陵钟山的寓所他因变法失败而被罢相之后,一直住在这里。他打算先坐船横渡长江,到对岸的京口(今江苏省镇江)上岸,然后连夜赶路回钟山。渐进黄昏,船就要靠近南岸,马上可以上岸赶路了,诗人不禁往西边眺望着,只见峰峦重叠,绵延不断,伸展到远方,最后被云雾所遮裹,看不到夕阳外的钟山。但它并不遥远,要知道,从京口到金陵,中间不过隔了几座山峰而已!船一靠岸,王安石第一个跳上岸,忽然一阵春风吹来,夹带着一阵使人心醉的花香。啊!诗人的脚步正好赶上了春天的脚步,双脚踏上了江南绿色的地毯。回望江北岸,只有那苍苍的暮霭和滚滚的烟波这时,一轮明月从东方升起,它将伴随着诗人连夜赶回家中,与亲人团聚。王安石一时兴起,随口吟出一首绝句: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到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他一路上反复吟诵着,思考着,总觉得第三句中的到字太平庸,也不够贴切。后来改为过字,读了几遍,又嫌不好;又改为入字春风又入江南岸,咦,这象什么话?不好!他自言自语着,然后又改为满字春风又满江南岸,唉,越改越不像话了,诗人又抛弃了满字,跑了十多里路,想了又想,改了又改,却总是找不到一个妥贴的字眼。最后,他忽然想到在船上望见的绿色的山、绿色的水、绿色的田野和草木绿,不正是江南春天的象征吗?何不用一个绿字呢?于是诗人大声吟诵道:春风又绿江南岸好一个绿字!王安石到此才确定用绿字来取代到、过、入、满等字眼。第二天,诗人回到钟山的寓所,就立即把这首诗抄录在自己的稿本上。诗人想用一个动词来表现江南春天的景象,但他最终选择了一个形容词,将形容词作动词用,这就是形容词动用。绿不仅表明绿色,还有吹绿了的意思,将春风拟人化,更增添了动态美。
泊船瓜洲读后感(二)
华夏五千年悠悠岁月,发生了很多曲折的历史故事,许多爱国诗人将这些历史故事写成了诗,被后人所吟诵。
《泊船瓜洲》是最典型的这样的诗了。这首诗暗藏着对作者对南宋朝廷腐败的揭露。请听《泊船瓜洲》:
泊船瓜洲
宋 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粗略地来看,我们可能认为这是一首写景色的诗,其实这是一首乡愁诗,而且是在一种很特殊的历史背景下写的。原来,王安石在此时已是年过半百,由于两次推行新法都失败了,所以他对朝廷已经心灰意冷。他两次辞官,但都未被获准。这一次,他又要去就任宰相了,在上任的路上经过江南,不禁对朝廷的腐败发出感叹,写下了这首《泊船瓜洲》。
现在,我们来细细地分析诗文。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的意思都是一样的,指王安石当时与家乡近在咫尺,却不能回去,因为他是去就任宰相的路上,虽然心里不情愿,但也不能违抗圣命。春风又绿江南岸可不是比喻皇恩浩荡,让风景这么美丽,而是说,王安石正在被朝廷操控着,无法像春风一样来去自如。最后一句明月何时照我还? 是对全篇诗文的总结,也是对朝廷发出的感慨,朝廷的黑暗现状何时才能得到改善呢?
《泊船瓜洲》讲完了,这首诗对你有什么启发?
泊船瓜洲读后感(三)
又逢月圆,又是中秋。每每这时,我就不禁吟起王安石的《泊船瓜洲》。当时,王安石在当宰相后,决心改革,推行新法。却接连遭受到大地主,大官僚们的坚决反对与层层阻挠,没过几年就被罢官了。王安石在京城闭居无事,便想回家去看看自己的妻儿。
路上,船儿行驶了一半,便停在桥头不再行进了,王安石走出船仓,看那京口与瓜洲仅仅只有一江之隔,自己家乡钟山也只相隔几座山了!柔和的春风迎面吹来,那一轮明月何时才能照着我返回家乡呢!想到这儿,他便吟出了这首脍炙人口的《泊船瓜洲》:
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何时照我还?
想想远方的亲人,王安石的这种感受,我们不也经历着吗?中秋之夜,月圆人团圆。沿着回乡的路,踏着那久违的泥土的芬芳,伴着那浓浓的乡情,我们的心里不也是想着要快快赶回家,看望那久久不曾相见的爷爷、奶奶,陪陪那很久很久没有相聚的叔叔阿姨,和那些可爱的弟弟妹妹们一起在乡间小路上玩耍。那是多么美好啊!
《泊船瓜洲》这首诗给了我很大的感悟!不仅让我懂得了亲情的重要,也让我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王安石那个年代是封建主义统治者的天下,他要是能生活在我们现在这个年代,我想他一定能够很好的施展自己的才华。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魔法词库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