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幸之助读后感
松下幸之助读后感_ 松下幸之助读后感(一) 我从市图书馆借的第一本书《松下幸之助智慧活学活用》,了解了松下幸之助是鼎鼎有名的闻名于世的大企业家。他只上过四年小学,在他早年父母相继去世,并且几岁就被父亲送外打工,身体一直是体弱多病。打工从火盆店到卖脚踏车,显示他的勤奋、聪明才智,从中也留下了老板的经营之道,他得到两
松下幸之助读后感(一)
我从市图书馆借的第一本书《松下幸之助智慧活学活用》,了解了松下幸之助是鼎鼎有名的闻名于世的大企业家。他只上过四年小学,在他早年父母相继去世,并且几岁就被父亲送外打工,身体一直是体弱多病。打工从火盆店到卖脚踏车,显示他的勤奋、聪明才智,从中也留下了老板的经营之道,他得到两位老板爱护、关心,从中萌发了自己搞发明创造,创办企业的想法。
他第一个发明就是小小的插座改造,事实证明他的创造更便于日常生活用,所以逐渐打开销路,小小的插座给他带来丰厚的利润,开始发家。其中改造之艰辛,注意让常人望而却步。之后发明炮筒型车灯,不仅显示他的智慧超人,而且是他的事业更上一层楼。就这样从手工小作坊起步,慢慢积累着经验、资金、信用、人际关系,还有人才。为他向世界百强企业做着各方面冲驰。
静下心来想一想,松下幸之助成功之路,无不昭示着个人努力、奋斗,尽管文化程度低,并没有阻止创新的步伐,他的独特的管理理念,相信自己的员工,依赖自己的员工,把自己的秘密武器兜售给员工,技术不保留,销售情况让员工知晓,这样大家知道企业发展销售状态,薪金与之挂钩。大家在这样的企业都有一套明白账,与企业成长共前进,用事实来证明他的管理理念正确可行。所以才有世界企业百强的地位。
松下幸之助读后感(二)
一直听说松下幸之助的大名,却不曾确切了解其人其事。读了这本简写的传记,才算对幸之助有了比较深刻的印象,对松下的精神也有了更深刻地理解。
身为中国人,尽管对日本这个民族有着不可变更的偏见,但不得不承认它确实存在着很多我们所不及的地方,他们那种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令人惊叹。
出身平民,似乎是大多数伟人所具有的条件,幸之助亦是如此。自9岁起就因家境贫困而不得不到离家很远的一家火盆店当学徒,尽管要忍受思亲之苦,遭受老板的责骂、鞭打,备受寂寞的煎熬,但他还是咬紧牙关坚持了下来,而且得到了老板的信任和赞许。
从小,他就听从父亲的教诲:不要怕做事,做事并不吃亏。若小事都做不好,老板是不敢把大事交给你去做的。因此,他在脚踏车店当学徒时,即使只做招待客人,跑腿买烟的工作,他也会动脑筋,尽力做得更好,正因为他能把老板交给的每件小事都做得漂亮,他才会得到老板的信任,获得做大事的机会。
勤于动脑,不断创新,可以说是幸之助成功的关键之一。他总是能够将别人想不到或不愿意去想的东西进行改良,不仅造福百姓,自己也从中获利。只一个小小的手灯,他就改良了两次,并且都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自己的事业也得以发展壮大。在他得痨病期间,为了节省体力,他开动脑筋,用轻松便捷的方式去完成同样的工作,得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既获得了休息的时间,又完成了老板交给的任务。可以说松下是用头脑治愈了可怕的痨病。在他自己开厂期间,他也是因为勤于动脑,不断创新,才出奇制胜,使一个三人家庭式小作坊逐渐成长为世界顶尖级的现代化大企业。
有毅力,能吃苦耐劳也是松下走向成功的必备条件之一。即使从上辈人手中接管一分产业,将它经营好尚且不是件易事,更何况是从一贫如洗,白手起家呢?松下就是在逆境中一点点的挣扎成长起来的。从一个小小学徒到自己办厂,从一个三人小厂到世界级企业,这些成就是他凭着超人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换来的。在机会来临前,他也曾去水泥公司当过搬运工;在战后被A级驱逐时,他坚持不懈地申诉,在大阪至东京间往返跑了上百次;在公司销售出现问题时,他于70岁高龄再度出山,帮助公司度过了危机。无论遇到多么大的困难,他都能够坚定信念,泰然处之。
拥有诚信的高尚品质是一个企业持久发展,拥有良好信誉的保证。松下在很小的时候就因诚实而受到老板的喜爱,今后的工作中更是诚信待人,言出必行,得到合作伙伴、公司员工、以及社会的充分信任,创造了商界一个又一个奇迹。在他资金困难时,正是因为他的信誉很好,再加上用实力说话,他总是能够得到想要的贷款或预支货物,为他企业的发展带来了一个又一个动力源泉。
松下取得巨大成就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他善于学习他人的长处,反省自己的不足。无论是朋友还是敌人,无论是长辈还是晚辈,无论是上司还是下属,只要他们有长于自己之处,松下都会以他们为师,向他们学习。山本算计了他,他却从山本身上学到了三个做生意的要点:一、做生意讲究出奇制胜;二、注意用人;三、对自己的权利,不可手软,要寸步不让。松下真可谓吃一堑长三智啊!松下取得的成功让所有人敬佩不已,松下自己也认为自己确实做得不错,渐渐不免有些骄傲情绪,尤其是成为总经理之后,更是主宰着下面成千上万的员工,地位与荣誉使他逐渐忘记了谦逊。但他很快从这样骄傲的情绪中走了出来,因为他是一个善于反省自我的人。在找回谦虚之后,他又有了一个更大的飞跃,取得了更多人的尊敬。
松下在晚年时对自己的人生态度做出了总结
第一、人应该具备服务及贡献社会的精神,仅仅为着个人而工作和生活,这种思想就太狭隘了。
第二、要做一个对工作富有热情和热心的人,如果对工作和生活抱着冷漠的态度,其结果往往是一事无成。
第三、碰到困难时不要太悲观,要坦然面对逆境,千方百计去争取最好的结果。
松下幸之助读后感(三)
最近读了《金融的逻辑》一书,受益匪浅。陈志武教授根据自己20余年对金融工作研究得出的经验对金融做出了一些新的理解与定义,用深入浅出的语言把金融这门科学讲深讲透,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政府工作,提升我们的理财观念。
《金融的逻辑》一书揭示了金融对社会的广泛、深刻和巨大的影响。在展开这一主题的过程中,作者的独到见解令人耳目一新。
第一,采用经济金融政治文化这种四级互动模式叙说问题。人类只要是要生存、特别是要发展,在生产的基础之上,就必然会存在不同时间、不同空间的价值交换;在不同的社会生产力水平条件下,会有不同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制度来保障这种跨越时空的价值交换有最大化的收益、最小化的风险;越发达的社会,价值交换的数值、地理范围、时限也越大,越需要一种先进的文化制度来做保障。
第二,用现代金融学的认知方式分析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如孝、养子防老、父母在不远游等。陈志武先生揭示了孝道文化的经济基础,指出养子防老是最前现代社会人们规避未来风险的重要手段,而儒家孝道文化体系则是保证作为投资者的长者能有回报的文化制度保证。本人觉得这是一个很有启发性的论述。
第三,由人们熟知的经济史观衍生出金融史观,用金融变迁说明社会历史变迁及这种变迁对个人自由的促进和保障作用,这种理论与现实和历史相结合的叙述方式确实是作者学术功力深厚的体现。
第四,提升金融的社会历史定位,把金融技术提升到与科学技术比肩的地位传统观念中的玩钱术、圈钱术和套钱术变成了不断创新的金融技术。
陈志武教授在美国全面接受西式金融教育,但又跳出西方学术界把金融问题模型化、计量化、复杂化,小众化的范式,为中国读者勾勒出一个清晰的金融逻辑。在这本书中,作者更多的笔触是讨论中国现在为什么有钱,以及中国有了钱,为什么许多人并不感到富有。对于上述话题,他运用现代金融学理论,详尽地分析了这是藏富于国还是藏富于民的问题。他还通过探讨中国是否会发生金融危机、中国股市究竟是怎么回事,以及将美国次贷危机引以为鉴来论述自己的观点。
《金融的逻辑》引起了我对鹤山金融业发展的思考。在地理位置方面,鹤山毗邻港澳,扼粤中水陆交通要冲,陆路国道325线、省道江肇线纵横贯穿市境,建成的佛开高速公路和正在建设的广珠铁路为我市金融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
近几年来,鹤山锐意创新,不断完善金融体系,大大推动了金融业的发展。今年5月,鹤山市首家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国民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正式开业运营,这标志着鹤山市金融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同时是鹤山市贯彻落实国家、省、江门市关于完善金融服务体系,支持三农和中小企业发展精神的重要举措。6月29日,交通银行正式亮相鹤山。鹤山支行是交通银行江门分行设立的第一家支行,该支行的开业得到了我市金融界人士的广泛关注。交通银行江门分行首家支行落户鹤山,表明了该行对于鹤山市金融事业的重视。
我认为,我们应该利用良好的地理位置和海外华侨同胞资源,结合《珠江三角洲发展规划纲要》的实施,在金融业方面与港澳展开更紧密的合作,吸收港澳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灵活的运作方式,通过引进新型股份制商业银行,扶持农村信用社改革,申报成立小额贷款公司,引进外资银行合作组建村镇银行,扶持企业上市,推动政银企合作交流等方式,壮大鹤山的金融业,努力配合江门市的金融发展,成为连接珠三角地区和粤西金融业的互动中枢,更好地服务地方乃至广东的经济发展。
总的来说,《金融的逻辑》一书具有相当的理论影响力和知识普及性。陈志武教授的文字非常平和,既运用通俗的金融理论分析现实问题,又从历史、文化、政治、法律等各个层面旁敲侧击,让人读之醍醐灌顶。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魔法词库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