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七律·登庐山
毛泽东:七律·登庐山_ 《七律登庐山》 作者:毛泽东 原文: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注释: 1、四百旋:庐山盘山公路三十五公里,有近四百处转弯。 2、九派、三吴:毛泽东一九
《七律登庐山》
作者:毛泽东
原文: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
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
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注释:
1、四百旋:庐山盘山公路三十五公里,有近四百处转弯。
2、九派、三吴:毛泽东一九五九年十二月二十九日致钟学坤的信,九派,湘、鄂、赣三省的九条大河。究竟哪九条,其说不一,不必深究。三吴,古称苏州为东吴,常州为中吴,湖州为西吴。
3、陶令:陶渊明。曾作彭泽令八十八天。
4、桃花源:见陶渊明《桃花源诗并记》,一渔人溯着溪流而上,发现尽头处是一片桃林,将一群秦朝避难者的后代,与尘世隔绝;他们在山中过着自给自足,无优无虑的隐居生活。
翻译:
庐山凌空挺拔屹立长江岸边,
在一路青翠中我驱车盘旋登临。
以冷漠的目光朝向大海展望世界,
暖风吹来了雨滴又洒向江面。
云飘江河之上黄鹤当空高翔,
波涛直下江东腾起袅袅烟雾。
昔日的陶潜也不知去到哪儿了,
桃花源里是否可以躬耕劳动?
赏析:
诗作首联从动态入手。飞峙句写山,跃上句写人,庐山突兀凌空的雄姿,登山者豪迈振奋的神情,俱活现于这飞、跃二字之中。颌联承接跃上葱茏展开,登高望远,似乎世界的风云变幻,尽收眼底。冷是指冷静、冷淡面对反华势力的叫嚣,(当时国内外的敌人曾经预言共产党将无力应付六亿张嘴的吃饭问题,因为蒋介石有美援也未能做到,何况被封锁的新中国?)热一语双关,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同时也喻指当时轰轰烈烈的大跃进。颈联借想象的翅膀,驰骋于长江上下,西望武汉,九派之上,彩云当空,黄鹤高翔;东眺三吴,波涛滚滚,烟雾缭绕。尾联以幽默的设问来否定没有阶级斗争的桃花源存在,要在与世隔绝的桃花源耕田只能是幻想。
庐山为文人荟萃之地,登临歌咏之诗层出不穷,其中佳作迭出,令后人望而却步,岂敢再发吟哦,一试身手。
但一代大诗家毛泽东就要以他的生活、经验、才识、豪气登临高歌一曲《登庐山》。而那时诗人刚写完《七律韶山》不过几天,但心驰神荡,风物转换,诗情一路跟紧,又起一个高潮。
此诗起句中的一个飞字,用得简直俊逸壮阔、从容横飘,一山飞峙大江边诗句凌空突拔宛若山势挺立,诗意与山意浑然莫辨,双美合而为一齐漾读者心间。诗人一起笔就与过往诗人不同,一来就以独有的大气魄烘托庐山凌空欲飞的英姿。
接着从正面写出脱颖而出,另写进山登临的路线,那路线盘旋环绕,荡气回肠,一路上青翠迎接、相伴、引领朝上;清风送爽的夏日,苍茫幽深的佳景倍添登临之趣。
接着冷眼向洋看世界,诗人直抒胸臆及现实处境,在高山之巅冷漠而不动声色地看着世界上的一切反动派所形成的反华包围圈。这一切都吓不倒诗人,都予以横眉冷对,因为诗人之一生所经历的艰难曲折的确太多了,但从未被压垮过。就像早年,诗人在《西江月井冈山》中所写的那样:敌军围困万千重,我自岿然不动;如今,诗人同样以这样早已化入血液中的井冈山精神再次激励自己,要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和智慧再度改天换地。
为此,紧接的一行:热风吹雨洒江天,诗人又把目光从国际(向洋)拉回了国内(江天)。这里的热风虽是实写夏日之风,但可引申为热情之风,热烈之风,再往前就可引申为那时轰轰烈烈的大跃进,大干快上,力争上游,加紧建设社会主义的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巨大情怀。这股巨大的热风已从这里,从诗人屹立的庐山之巅洒向祖国万里江天。诗人的巨大热情也在感召着祖国,感召着亿万人民同心协力创出一个红彤彤的新世界,而这个世界又是通过多、快、好、省的热风旋起来的,在空中若骄阳朗照神州大地。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这两句工仗、典丽,横、浮、下、起连环动感,虚实相间,形成立体画面。而且诗人也对这二句比较满意,他在1959年9月7日给胡乔木的信中谈到对这两句的看法,认为这两句较好一些。同时还谈到写诗之难,经历者如鱼饮水,冰暖自知,不足为外人道也。
而且这两句也是从诗人一贯谙熟的地理方位之手法布局,然后将诗情充沛其上下左右,任其奔腾流转。诗人在此西望武汉上空,江河之上,黄鹤浮空欲飞;接着又东眺江东(及古时三吴地区),但见长江顺势而下,一泻千里,在三吴上空,烟霞蒸腾、热情壮美。这二句同样是写祖国江山热火朝天的形势。
最后两行使诗歌出现了深刻的寓意。诗人在这里妙用了陶渊明所着《桃花源记》这篇千古传颂的美文。通过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沉淀,桃花源已附添了许多象征意义,但它最主要的象征意义是指乌托邦式的理想社会。这种子虚乌有的社会只有告慰心灵,而在人世间却永远无法见到。
毛主席在这里表面虽是用陶渊明之典说出一句问句,桃花源里到底可不可以耕耘劳作?但实际上是为广大读者留下一个深思的空间。
毛主席是不赞成躲入所谓怡然自乐的桃花园躬耕劳作的。但诗人毛泽东并没有直接否定这一点,而是以一句设问句收了尾,留下诗之余响令读者沉思。读者自会明白诗人的本意。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魔法词库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