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人有目标,平庸的人只有愿望
优秀的人有目标,平庸的人只有愿望_ 优秀的人有目标,平庸的人只有愿望 文/闫晓雨 有个大胆设想,如果我们身处的现实世界和所谓的梦境之间,不存在虚幻和真实的区别,只是分属不同频道。白昼立足于平凡沙地,需得虔诚仰面铿锵前行,夜晚归属于天马行空,这世界如同一捧初生的泥土,可以轻轻松松随意被你揉捏成想要的模样。
优秀的人有目标,平庸的人只有愿望
文/闫晓雨
有个大胆设想,如果我们身处的现实世界和所谓的梦境之间,不存在虚幻和真实的区别,只是分属不同频道。白昼立足于平凡沙地,需得虔诚仰面铿锵前行,夜晚归属于天马行空,这世界如同一捧初生的泥土,可以轻轻松松随意被你揉捏成想要的模样。在两种不同的客观背景下,可以自由选择喜欢的人生,你会选择哪个?
大概,更多人应该会选择后者,毕竟在梦境中可以毫不费力达成所愿。
继续往下设想。在梦境中的人,会经历最初的新奇、热络、脑洞无限,编织出任何自己所设想的奇妙景象,可这种弹性十足的日子也就自然失去人性的紧张度,时间久了,迟早会陷入无尽空虚。反观当初那个选择脚踏实地在现实世界中做苦行僧的人,他的生活或许没有极致的有趣,却终究在日复一日的努力中,实现真正的人生价值。
目标是一分一厘地靠近,愿望是千变万化地消耗。
当向往变成唾手可得的日常,当渴望变成稳操胜券的计量,那信仰,就会在太容易和不够珍视中失去本身的明亮。纸上得来终觉浅,这就是目标和愿望根本上的不同。
01
十年前,我最好的好朋友佳,是个学渣。
就是那种上课会躲在书后面睡觉,下课会把校服盖在头上睡觉的类型。数学课很少及格,最讨厌的事情就是背课文和背单词,太平洋和大西洋的地理位置永远都分不清楚,历史填空题上问清朝最后的皇帝是谁,她偷偷问同桌,是雍正还是乾隆。
唯一让她喜欢的,是晚自习,因为她可以肆无忌惮地在练习册上抄歌词。
没有谁能想到,当初班级里不起眼的姑娘,会成为十年后同学聚会上的焦点人物。大学毕业后,她考进我们当地最难进的司法局,成为一名政法干警。百里挑一的名额,她一次就中,这让在老家反复考了好几次公务员的朋友都十分诧异。和她同期报考的老同学很多,成绩出来后,大家甚至怀疑,上面的那个佳是不是和她同名不同人。
同学们有这样的疑虑,并不奇怪。因为在整个青春期里,佳一直都是不折不扣的学渣,对自己的人生有了真正意义上的目标,是在她大二以后。
眼看着身边人逐渐都找到了喜欢或适合的事情,说成兴趣也好,说成梦想也罢,总归是可以拿来正儿八经去努力的。俗话说,砍柴的陪不起放羊的,一时之间,每个人都忙碌起来,准备考研的拎着笔记本泡在读书馆,外出实习的穿梭在学校和公司的两点一线之间,宿舍里经常只剩佳一个人,她觉得上课没意思,逛街没意思,电视剧和零食都填补不满她内心呼啸而出的空虚。
她悲哀地发现,自己从小到大竟然没有做过任何有成就感的事情。她开始静下心来思考,自己到底喜欢什么?可不可以把兴趣转化为事业?目前这个阶段和理想阶段还差多远?
仔细摸索过社会上各类的职业特质,利用『排除法』,佳发现,她对规规整整坐在办公室里看文书这类事情一点兴趣都没有,维系客户、销售产品,这些工作内容对她来说也不具备吸引力。唯一打心眼儿里喜欢的,是从儿时就无比痴迷的警察装,那一身正气凛然的制服穿在那些相貌普通的人身上,有着足够强大的气场,早已扎根在佳的记忆里。类似《重案六组》这样的电视剧一直都是佳的心头好,央视的普法栏目剧更是期期必追,就连大学选新闻专业的背后,都有一丝丝怀揣着对正义事业的向往。
这些埋伏在潜意识里的细枝末节被挖掘出来后,佳有了一个清晰的目标,那就是:要朝着和政法相关的领域而努力。
从那个时候开始,佳就告别了以往玩世不恭的学习态度,开始去图书馆借阅各种政法书籍,还报了课外辅导班,那纵情投入的模样着实惊呆了我。有一天晚上失眠给她打电话,问她在干嘛,她说在看书,我都不敢相信自己耳朵听到的这个事实要知道,从前她可是看到书就犯困的呀。
听到我的疑问,她的笑声从电话那段咕嘟咕嘟传过来。她说,只要一个人足够有决心,就可以克服任何毛病。看书觉得困,那就跑到洗手间用凉水拍打脸庞;早晨起不来,那就将手机设置成隔三分钟闹铃响一次;做题时分心,就把身边那些让你走神的物品通通锁到柜子里。每当你觉得好辛苦、好无聊、好繁琐的时候,就去幻想下达成目标后的场景,那一定是鲜活的、有趣的、能够令你会心一笑的。
为什么很多人喜欢嗑瓜子呢?
大概就是这样的原理,正因为在嗑瓜子这个痛并快乐着的过程里,你一边在付出动作成本,一边在阶段化地收到行动反馈,能够为喜欢的事情盖章加戳,自然更爽。《小王子》里说:你在这朵玫瑰花上花费的时间,才使得这朵玫瑰花如此重要。
优秀的人之所以优秀,不是因为他们最终达到了什么样的高度,而是因为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他们所挤压出灵魂全力以赴的一面,才动人。
02
其实,大部分人生来就很普通,那些高智商或天赋异秉的人毕竟是少数。决定我们最终成为什么样人的根本,在于你有没有对自己的人生足够负责。
在大众熟知的女明星里,有这样一个姑娘,她从小做事就比别人慢一拍,不够机敏,常常落后于同龄人。为此,她的妈妈还特地给她起了个小名叫爬爬,但女孩却没有受到丝毫的打击,从小到大,她不是最聪明伶俐的,却是最脚踏实地的,她很喜欢自己的这个绰号,像爬行动物一样,没什么不好。
爬行动物里,有一种美国蜥蜴,它的最大时速可以达到24公里。何况,爬行动物虽然看似慢吞吞,却能够保持足够好的体力。
这名女星就是江爬爬,22岁时因饰演《我们无处安放的青春》里周蒙这个角色而一举成名的江一燕。她和娱乐圈里大部分女明星不同的是,在事业蓬勃的上升期,她没有瞅准时机大肆接戏、拍广告捞金,而是以一贯不慌不张的态度继续过着逍遥日子:演话剧、接片酬不高的小众电影、去山区做支教,她说她的目标是做个好演员,而不是什么明星。
虽然比较慢,但还是一步步,走到了自己最初向往的人生。
优秀的人有目标,平庸的人只有愿望。
笨拙的人若有目标,也能咸鱼翻身;聪明的人若只有愿望,只会于事无补。
03
我童年的一个邻居,打小就是整条巷子里最机灵的,有着无师自通的神奇功能。什么新玩意儿,到他手里,他都会用比常人短至少一倍的时间琢磨通透,不起眼的杂物,在他手下会被做成造型奇特的玩具,堪称人肉研发机,我小时候最崇拜的就是他。
他很喜欢画画,在他笔下描绘出的小镇比童话里更美好。小孩子会在屋顶足球场上甩出香山无影脚、小卖部的柜台上源源不断输送出来自世界各地的糖果、马路是保护宝藏的骑士、窗花是雪人离别的礼物、红绿灯可以充当胶卷相机,拍下每一帧动人的画面。那些画面,串联起来就是个大型的IP原型,搁在如今这样文化娱乐大爆发的时代,说不准还能改编动画片。
每天放学后,附近的小朋友们都会跑到他家去,看他有没有画新漫画,有没有做好玩的手工。在那个谁都不懂艺术家是什么职业的时代里,左邻右舍都会夸小哥哥,将来长大后,肯定能成为一名艺术家。
后来老房子被拆,我们就搬了家,和小哥哥重新建立联系,还是去年。
他听说我出书了来加了我的微信,说想给我讲讲他的故事。
高中毕业后,他考了省城内的某所大学,读动漫设计专业,仍然和他喜欢的画画有不可分割的连系。但毕业后身边人都劝说他,动漫这种艺术专业在三线城市并不好找工作,他就去了一家广告公司做广告,没多久,因业务调整而失业,家人就把他安排进了一家国营工厂,每天做着流水线上枯燥无味的事情,时间和人心都是空落落的。他很不甘心,却又不知从何改变。
我问他:你为什么不考虑换个工作呢。他告诉我,这份工作是家人托关系才帮他进去的,碍于情面,碍于不让父母失望,他不能随意地把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辞掉。
那你就没有想过去找一份和画画、动漫相关的工作吗?
他叹了一口气说,画画只是他人生的一个愿望,实现的机会太渺茫了。
之后没多久,我就听说他接受了家里安排好的相亲,结了婚,婚后新娘很快就怀孕了。他没有再找我讨论过关于现实和理想这样的话题。一次深夜,他在朋友圈里PO出一张自己画画的照片,配文为:廉颇老矣,尚能饭否?几分钟后,这张照片又消失在朋友圈里。
再后来,就没有见他说过和画画相关的事情了,取而代之的是求点赞、求祝福,转发的内容和我妈每日发的没有什么区别。有时候刷朋友圈时看到他的信息,手指会不自觉停顿下来,原谅我没有办法将这个人,再和那个灵气逼人的小男孩联想到一起。
不知道如今的他,还会不会怀念当年的自己。偶尔我想,如果当初他没有把画画这件事当成镜花水月的心愿,而是把它当成一件稍有难度,却可以努力攻克的目标,如今的人生,会不会是另外一番模样。
还没有真正上战场,就自动退避三舍的将军,注定不能成为英雄。
没有谁知道自己生命的极限在哪里,是深海两千米,还是远古千万里,总先要跨过眼前这条看得见的素尺小溪,才能继续往前。这个世界没有铁打的规矩,不要把日子活成秒针的复数,不要在没努力之前就先给自己设限。
远离那些所谓的别人说,始终相信还有其他可能的结果存在是告别平庸的第一步。
本文来自网络,不代表魔法词库立场。